展开

法制计量监管守护民生行动方案》

阅读: 发布时间:2025-07-29

7月28日下午,由市场监管局印发《法制计量监管守护民生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聚焦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计量领域突出问题,着力疏通民生计量痛点堵点盲点难点,切实加强民生计量监管,保障社会公平,促进市场计量环境持续优化。
 
  《方案》提出,到2030年,计量法完成全面修订,配套法规规章根据新计量法要求集中开展立改废,计量器具强制项目省级及以下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覆盖率在现有90%基础上进一步有所提升。建成民生计量智慧监管平台并投入使用,引导培育诚信计量单位30万家,培育出一批影响范围广、群众受益多、社会效益好的诚信计量。计量安全风险防范更加科学,社会作用更加有效,企业计量行为不断规范,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显著减少,民生计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方案》从加强计量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民生计量长效监管机制、强化民生计量重点领域综合治理、建立健全诚信计量体系4个方面部署了12项重点任务,同时指出要加强部门间协同联动、充分发挥社会作用、加大民生计量宣传力度、加强计量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有力推动《方案》落实,确保民生计量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法制计量监管守护民生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落实《计量强基工程体方案》部署要求,推进计量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民生计量工作,营造良好的市场计量环境秩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的二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国务关于加强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从民生计量*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民生计量*体的工作抓起,找准痛点、疏通堵点、消除盲点、解决难点,加强民生计量监管,保障社会公平,促进市场计量环境持续优化。
 
  到2030年,计量法完成全面修订,配套法规规章根据新计量法要求集中开展立改废,计量器具强制项目省级及以下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覆盖率在90%基础上进一步有所提升。建成民生计量智慧监管平台并投入使用,引导培育诚信计量单位30万家,培育出一批影响范围广、群众受益多、社会效益好的诚信计量。计量安全风险防范更加科学,社会作用更加有效,企业计量行为不断规范,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显著减少,民生计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计量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设
 
  1. 完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立法计划的研究论证和系统谋划,不断完善和健全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借鉴国际*计量立法经验,加快推动计量法修订。组织开展计量法颁布四十周年系列宣传活动。持续推进《标准时间管理条例》制定工作。做好《标准物质管理办法》《计量校准管理办法》《计量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等规章制修订,补充完善产业计量、计量数据等方面的法规规章。
 
  2. 建立健全计量监管制度。持续深化计量器具监管制度改革,优化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制度,加快推进恢复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行政许可,研究完善计量器具“二检合一”制度。动态调整*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完善部门行业计量器具管理模式和目录制定规则。
 
  (二)建立健全民生计量长效监管机制
 
  3. 探索构建民生计量*智慧监管体系。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加快建设电子计价秤、加油机、电动汽车充电桩智慧计量监管平台。研究建立*强制方式,由现行的单一周期模式向状态评价、大数据实时监控、抽样、在线等多元化方式转变。
 
  4. 加强民生计量服务能力保障。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加强供水、供气、供热、电力、通信、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灾避险等相关计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市、县两级计量技术机构相关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强制能力建设,提升基层民生计量保障水平。
 
  5. 持续加强民生计量领域日常监管。结合集贸市场、加油(气)站、充电站、餐饮业、商店、市、医疗机构、眼镜店、国有粮食企业和基层粮库等领域和场所的特点,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检查计量管理制度建立、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配备、在用计量器具等情况,严厉打击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缺斤短两”、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加大计量器具制造、销售、维修环节监管,严厉查处制造、销售、改装带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的行为。针对民生领域重点计量器具研究制定“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指南。
 
  (三)强化民生计量重点领域综合治理
 
  6. 持续深化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组织对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开展“回头看”,通过“四不两直”“飞行检查”等方式检查督导,防止问题回弹。加强《集贸市场管理办法》和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规程的宣贯培训,确保新规落实到位。适时发布民生计量典型案例。加强网络销售电子计价秤监管,督促电商平台通过建立关键词库、人工核查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对网售电子计价秤的检查监控。
 
  7. 巩固综合治理加油机作弊专项行动成果。紧盯加油站经营管理和加油机生产、销售、安装、维修、使用等各个环节,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强化对加油机及其关键零部件、成品油经营企业数据以及相关技术人员流动等关键要素全流程的动态监管,强化源头治理、过程治理和预防治理。研究制定燃油加油机数据采集及传输技术计量技术规范,统一相关要求。
 
  8. 创新电动汽车充电桩监管模式。试点实施电动汽车充电桩状态评价、大数据实时监控、抽样等*计量器具强制方式,通过智慧监管手段,实现对*计量器具的有效监管。加强对级充电桩技术研究。
 
  9. 强化对水表、电能表、燃气表等民用“三表”的计量监管。加强民用“三表”生产企业的管理,强化源头治理。研究制定《城镇供水供电供气公用企业计量行为合规指南》,指导供水、供电、供气公用企业强化自律、依法合规经营。建立完善民用“三表”强制计量器具管理档案,对在用民用“三表”进行登记造册。切实落实好民用“三表”首次强制和到期轮换制度。加大民用“三表”计量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